英国:0333 320 8006

中国:4000 530 580

  • 首页
  • 海外生活
  • BBC记录:在快餐店长大的华裔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难愈的伤疤…

BBC记录:在快餐店长大的华裔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难愈的伤疤…


中餐馆是外国移民文化里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提到国外的中餐馆,一般人都会想到华人聚会的热闹、开心场景。


而今年,英国BBC故事频道独树一帜,记录并播出了一部名为“外卖儿女”的短片。这部片子,将镜头对准了从小在外卖店长大的英国华二代的童年生活,特别是他们回忆起在中餐外卖店工作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亲眼见证的艰辛与酸楚。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影片中,在英国一家普通的中餐馆里,6名华裔小伙伴Ying,Cafie,Jun Kit,Jhen,Kaz和Elaine,围坐在一起吃着熟悉的中国菜。Ying 和Jhen都表示,有些他们年幼时经历的事情注定毕生难忘。


Ying说:“譬如说剥皮,真的是处理食物环节中的大难点。那年我只有7岁,负责剥虾壳。面对这么大堆虾,感觉一辈子也剥不完。但这份工作是出于对家人的爱,再辛苦也应该。”
“我最不喜欢的是去土豆皮。”Jhen说,“我和弟弟每天几乎一放学,就直接到店里,周而复始……而且工作环境并不好:后厨只是一个破破的空间,四周是那种简陋的砖墙。在这个潮湿、没有隔热、也没有暖气的环境里,我俩穿着厚厚的衣服,拿着削皮刀,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


虽然6个人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因为他们都是在中餐馆、外卖店长大的小孩,趁着这次拍摄纪录片的机会,聊着各自的经历,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在中餐馆长大的孩子,自幼承担脏活累活

上个世纪70年代,大批来自香港的华人移民迅速“占领”了英国各个城镇的大街小巷,他们挂起中文招牌,开起了中餐馆,用独特的东方味道,吸引着满怀好奇的英国人。

这些孩子从小既要协助父母打理店面,还要兼顾学习,时不时还会遭受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微胖的Kaz,有着浓密的黑色卷发和爽朗的笑声,时至今日,还记得从6岁开始就帮家里扛起餐厅的活计:“一开始只是帮忙洗碗,但是我太矮了,只能在后厨搬了椅子站在上面洗碗。”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Jun Kit的记忆中,12岁时帮父母把刚刚炒好的面条装进打包盒,并且盖上盖子。是不是听起来是很简单的工作,但对于Jun来说,却是稚嫩的小手一次又一次被盒子里冒出的水蒸汽烫到。

等他们长到15、16岁时,基本上就会开始帮父母送外卖。

当时的手机地图可能没有那么方便,出门也不会把整张大地图带走,所以他们需要自己熟悉城市的各个角落。记地图,也慢慢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在1960-1970年代从中国移民到英国的华人。来到英国没有任何基础的他们,往往都是通过经营中餐馆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为自己和家人在陌生的国度拼出一个安稳的家,相比于当地人,当然也会过得更加辛苦。

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6个人,再次说起小时候的这些经历却都是欢笑释然的。谁能想像,幼年时候的他们,是如何排解那个年龄不该背负的生活重压。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伤疤,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情感上的……”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骚扰、歧视、挑衅,那些迷茫崩溃的时刻

作为小地方少数华人,他们当然也遇到过无数带有种族歧视观点的客人。

有时候,他们可能是打电话过来,故意说一些“我听不懂你的英语,找个会英语的人来接电话”这样的话;有时候,他们可能是会故意来问前台:“喂,你们卖狗肉吧?”

比如,Jhen记得在十多年前,曾经有两个客户莫名其妙来店里挑事儿。他们假装听不懂Jhen父亲要他们结账的话,甚至在后面还出手打人,扇了Jhen父亲一耳光。

作为一个孩子目睹了这一切,Jhen感到非常难过、气愤、委屈。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那么无助,那么弱小。

其他人也和Jhen一样有类似的感受。

在十多年前,英国的华人常常受到歧视。或许对于习惯了中国文化,对关于英国种族歧视言论不敏感的父母们来说,他们听不出来这些客户讲的话里面,有种族歧视的意思。

但作为从小接受英国教育的外卖儿女们,他们能够很快地分辨出来,哪些人是善意的玩笑,哪些人是刻意侮辱。

一方面,他们心疼自己的父母不得不为了生活承受这一切,另一方面,也庆幸父母没有懂那些含沙射影歧视华人身份的话,至少不用像孩子们那样心里难过。

所以,在这样纠结的情况下,他们慢慢长大,并开始主动承担更多家庭责任:

“这就像小时候是他们在保护我们,如今我们懂事了,换成我们来保护他们。呵护父母的内心,让他们不要受到恶意的伤害。”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另一名在中餐店长大的Jun Kit也曾遭受过种族歧视。Jun Kit回忆道:

“经常有外国小孩打恶作剧电话,他们在电话里模仿我母亲蹩脚中式口音定外卖,并说‘我想订一条狗’之类歧视中国人的话,因为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喜欢吃狗肉、猫肉。”


Cafie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在中餐馆帮忙看店的女孩似乎更容易遭到骚扰。

“有一天,一个男子突然要求我嫁给他,当时我只有16岁,我当时想‘我绝不能答应。”Cafie如是说道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带有种族歧视的观点。作为外卖儿女,帮家里看店的日子里还会遇到一些有趣、特别的顾客。Ying就回忆道:


“曾经我们有个忠实顾客,会在每周五晚上来到外卖店门口。他只要敲敲店的玻璃门,然后对我竖起大拇指,我就知道他需要什么,要送到哪里。”

身份的认同感?

就在英国BBC故事频道的“外卖儿女”播出后,关于这部纪实短片的议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更多人关注的是:这些移民后代,在长大后会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身为“外卖儿女”,他们也和每一个根源在中国、却在海外出生成长的人一样,有过关于归属感与身份认同的困惑。

在Jun Kit家的中餐馆里,曾有一个对中国文化颇具热情的英国人,每每来用餐,总会好奇地打听中国文化的种种。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他对中国的热爱,让Jun Kit感到很开心,但让他尴尬的是,从未踏足过中国土地的他,有时真的说不出关于中国的什么。现在的中国是怎样的?去中国留学学哪个专业好?Jun Kit对此一无所知,他从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英国公民,中国是祖籍,但却没有英国那样熟悉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怪…… 所有人都认为你是中国人,可你对中国却十分陌生,我到底该是哪边的,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

所有在海外长大的华裔,多多少少都面临着相似的处境,找到真正的自我,并不容易。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对父母心怀感恩

这部纪录片播出后,许多人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这些父母为了孩子移民国外,干着做苦最累的活,可在中餐馆长大的孩子们,真的能在西方社会“翻身”吗?

在BBC的这部短片中,6个“外卖儿女”无一例外地都比同龄的孩子更早认清社会现实,也更成熟。

父母努力地工作,经营一家小餐馆,餐馆里有忙前忙后帮厨的半大孩子,也有安安静静坐在小板凳上写作业的小朋友。在来来往往的客人中,在充满烟火气的炒菜声音中,他们早早懂事,慢慢长大,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助父母分忧。



这应该就是应证了中国的老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吧…

他们清楚自己的父母非常辛苦,每天要起早贪黑地工作,才能养活一家人。爱护子女、重视家庭的中国父母,拼尽全力给子女提供他们所能提供的一切。

这样与父母共进退的童年、青春,或许在如今重视儿童权益的环境中,看起来有一丝不妥。

但幸运的是,即便是辛苦,但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下,这些孩子们最终也顺利长大,成为了能保护父母、保护自己,同时也温暖善良的人。

图片来源于BBC专访《外卖儿女》


他们没有一个人因为自己成长环境的特殊而表现出羞愧,相反,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以及成长背景毫不回避,充满自信,并且对父母心存感恩。

这些孩子表示,他们深知父母卖命一般的打拼,只是为了给下一代的自己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受教育条件,再苦再累也值得;而这些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更心知肚明,如今生活是有多么来之不易。

“以前我们没有别的选择,父母想带着我们移民,只能选择在英国开中餐馆,我们也甘愿跟着爸爸妈妈吃苦耐劳。所幸现在,可以给孩子提供的选择多了很多,不管是在英国接受教育、还是工作、创业等,我们再也不需要让我们的孩子再过那样的苦日子。”

“现在国人在英国的地位越来越高,各个就业、创业领域中都有优秀中国人的身影,我们感觉特别骄傲自豪。那时候的奋斗,是值得的。”


上一代的拼搏,都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


中餐馆,是一个起点,但不是终点。

Counton GMS © All rights reserved. 唐顿国际

京ICP备20210089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