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全美“Black Lives Matter”抗议潮,延续到了英国。
轰轰烈烈的BLM活动,延伸到了学校里。而最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这所英国G5大学:Imperial College帝国理工——修改了校徽、停用了校训。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发布声明称,该校将放弃使用自1908年以来一直印在校徽上的拉丁语校训,因为该校训会让人联想到来源于殖民主义的强权历史,不符合当下的文化和价值观。
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写道:
“学校的校训“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1908年开始使用),意思是科学是帝国的荣耀和庇护。我们承认,这一校训和英国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有关。我们不否认那段历史,也不对其进行定义。我们于2020年将校徽更新,不再使用这一校训,也不会在任何资料上再使用。这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学校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对支持建设多元化和包容性社区的承诺。”
网站声明中解释称,帝国理工学院可以停止使用这一校训,但不能随意改写。
与大多数大学不同,帝国理工学院的拉丁语校训在1908年获得英国皇室认证后,授予校方。这意味着帝国理工学院可以选择不再显示这一校训,但不能单方面变更或改写。引入新的校训将需要英女王颁布新的皇室认证,并通过纹章院的批准。
消息一出,轰动不小。
修改后的“剃光头”的logo不仅受到很多吐槽,同时也被一些人批评“不该和政治风波挂钩”;有人认为,校徽校训体现的是历史,而不是当下的价值所在,没必要修改。
有人还说:真要改的话,光删除校训就够了吗,帝国理工名字里的“帝国”是不是也得拿掉?
还有许多IC校友开启自嘲模式:我们对这样的行为毫不意外啊,这个做法很IC!
更有网友表示,就算把帝国理工校名中的“imperial”拿掉,或者把商学院大厅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推倒,也并不会太意外,也就算是帝国理工常规操作而已。
其实也不仅仅是帝国理工,英国大学的一贯作风就是,就是崇尚自由、尊重文化多元、富有同理心、强烈抵制歧视。
纵观帝国理工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它的历史文化,或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英国人的校徽校训能说改就改了。
在帝国理工的一天
两年前,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官方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引发轰动,全世界校友疯狂转发,一些其他学校的朋友也心生羡慕。
名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排名:最新QS排名中,位居英国第3名、世界第9名 学生满意度:85.2%就业率:89.3%国际学生比重:66%年均学费:£25000-£38500年均生活费:本科生£11112,研究生£14860
IC在位于伦敦市中心,作为一所开放式的大学,由许多分散的校区组成。
其中主校区位于伦敦富人区的的南肯辛顿宫(South Kensington),海德公园和皇家阿尔伯特大堂旁,威斯敏斯特市和皇家肯星顿和切尔西区交界处。
(主校区标的建筑:女王塔)
帝国理工学院的第二大校区就是伦敦的White City区域。除主校区之外,帝国理工还有七个小的分校区!这些散落在伦敦各处的校园,主要用来医学教学和研究生科研与实验。
百年“帝国”发展里程
1907年的英国,是世界军事、经济和金融中心,帝国理工正是在那一年成立。虽然彼时的美国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但在上述方面和英国还是有明显差距。
帝国理工学院拥有大约2,800名研究人员,其中73名为皇家院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84名为皇家工程学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78名皇家医学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同时,帝国理工过去的成员中,有15个诺贝尔奖和2个费尔兹奖得主。
“皇家”学院们
帝国理工学院具体成立时间是1907年7月,由以下四个学院合并而成。皇家科学院(Royal College of Science)大英帝国研究院(The Imperial Institute)皇家矿业学院(Royal school of mines)伦敦城市与行会学院(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
光是名字就很霸气有木有。
20世纪末期,第4个宪制学院——医学院正式成立,“胃口“也是不小:
先后兼并了圣玛丽医院医学院(1988),国家心脏和肺学会(1995),查令十字和西敏寺学校(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schools,1997),皇家研究生医学院(1997),妇产科学会(1997),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2000)。
在20世纪以前,帝国,或者说帝国主义(imperialism),在英国一直是中性词,这样的校训反映的是人们超前的理念和自信的心态:对科技能够助力改变命运这一点深信不疑。
随着帝国理工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科技迎来进一步腾飞。
2005年底,自然科学院(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正式成立,由原来的物理科学院(Faculty of Physical Sciences)和生命科学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合并而成。
“科学是帝国的荣耀和守护者”,这句校训成为IC学子引以为豪的信条。
丰富的校园生活
IC的主校区每一个院系均设有自己专有的图书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馆藏。主图是每天24小时向学生开放,拥有85万卷藏书。
上千种期刊、计算机以及可供学生自习小组讨论的房间。图书馆中午还会有很实用的学术workshop,教你怎样做presentation,怎么写论文引用等。
帝国理工学院拥有上百个学生社团,让学生自由、多元化发展。并且校园内拥有完备的健身设施,餐厅,咖啡厅,以此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
作为一所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会提供很多志愿机会和学生组织的志愿项目。
每年的四月底帝国理工大学都举办Imperial Festival,是帝国理工大学的学生向公众展示在科技、医学等方面创意发明的博览会。
霸气的周边环境
帝国理工让众多学子引以为豪的,还有其绝佳的生活环境。
走出校门口,你就可以去到全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V&A (Victoria and Albert)、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科学馆。
放学后,就可以去隔壁遛遛博物馆散散心,感受历史与文化的熏陶。
另一边,则是大名鼎鼎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伦敦最重要的演出场所之一,里面可以容纳5000多人,每年都要在这里举办几百场的大型活动、音乐会、演出。
更重要的是:帝国理工的全校毕业典礼,就在这里举行。在这样高逼格的音乐大厅与几千人一起毕业,仪式感不要太足。
对于剁手党而言,离主校区仅几步之遥的世界最著名商店之一——哈罗德(Harrods)不可不去。此外,Brick Lane, Camden 和 Petticoat Lane几大市场也值得一逛。
而摄政街和牛津街,邦德街和骑士桥,都距离这所名校不远,看尽伦敦的喧嚣繁华,车水马龙。
应对疫情,向全球开设免费课程
帝国理工不仅看重历史,更与时俱进。2020年3月,新冠疫情的魔爪蔓延到英国,许多学校不得不开设网课教学。帝国理工学院自然“不甘寂寞”:与Coursera网站合作开设“新冠肺炎”相关课程,供全球感兴趣的学生一起学习,最重要的是免费!
「科学课题:我们来谈谈新冠肺炎」Science Matters: Let's Talk About COVID-19
这门网课,刚一上线课程观看人数就突破了10万,点赞率高达97%,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课”!
课程不仅介绍COVID-19及其传播分析背后的理论,同时还教大家如何运用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医学、卫生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核心知识阐释新的信息。
Helen ward教授是这门课程的主讲之一、帝国理工公共卫生学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教育主任,谈到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她说:
“疫情对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了解这门科学。”
在疫情的科普方面,帝国理工希望走在最前列;对于即将前往英国求学或打算申请英国大学的同学来说,这也是一个极佳的学习机会。
学习与了解这场21世纪以来最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的疫情知识,不仅能提前感受适应英国大学的教学风格与形式,还能通过这门课程,用更科学的方法去理性看待、分析事件——这是帝国理工一贯的态度。
称霸世界
当然了,光在“帝国”称霸还不够。
近日,最新QS 2021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出炉,前十名中英国大学中4所上榜,牛津第5、剑桥第7、帝国理工学院第8,伦敦大学学院第10。作为老牌英伦名校,IC在各大排名中一直保持着前列的位置。
面对疫情,许多英国高校鸭梨山大,针对今年9月入学的新生,众多大学纷纷改成网上教学、推迟开学时间等等。而在此方面,帝国理工依然“倔强”地表示:
我们会照常开学、线下授课,期待大家到来。
也是勇气可嘉呢。
百年来,帝国理工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条:科学至上、极度严谨、追求真理;但与此同时,又尊重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崇尚自由、多元、言论开放。在后疫情时代,大笔一挥,校徽说改就改、校训说停就停,也就见怪不怪了。
就算有一天,“帝国”二字真的从校名中撤除了,这份光辉荣耀和底气,也会一直都在吧。
不过问题还是来了:大家对校徽校训的更改怎么看?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英国留学教育、签证资讯、创业投资、移民法律的资讯,赶快联系您所在国家的专业咨询微信号counton08或counton09,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您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