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0333 320 8006

中国:4000 530 580

  • 首页
  • 留学热讯
  • 突发:伦敦多名留学生上当被诈骗!最新受骗手段合辑,使馆提醒广大学生谨防!

突发:伦敦多名留学生上当被诈骗!最新受骗手段合辑,使馆提醒广大学生谨防!


 昨晚,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紧急发文!

  近期,英国大使馆收到众多中国留学生求助:在伦敦的牛津街、国王十字火车站等地带受到诈骗,因此特别提醒在英的华人、尤其是留学的小伙伴们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目前:中国驻英国使馆已经指导受骗学生报警,但由于这类类案件难度非常大,其实翻盘的机会已经比较小,可能损失的钱较难追回,受害者也只能花钱付学费了。

  原文如下:

  近期多名在英留学生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求助,称其在伦敦牛津街、国王十字火车站等人流聚集地区,被带有明显南欧口音的男子以问路名义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搭讪受害人后,谎称自己是某国际知名服装品牌设计师,愿将随身携带的该品牌服装“低价出售”以示感谢,并以天气寒冷为借口邀请受害者到车内“看货”。受害人一旦上车,即被勒索钱财。目前,已有多名中国留学生上当受骗。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已经指导受害人报警,但此类案件侦破难度极大,追回被骗款项可能性很小。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提醒在英中国留学生提高警惕,切莫盲目相信陌生人或贪图小便宜,更不要轻易进入陌生人的车辆或房间,如遇可疑人员尽快脱身并视情报警。紧急情况下可联系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寻求协助。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提醒在英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一定要再三提高警惕,切莫盲目相信陌生人,如遇可疑人员尽快脱身并视情报警。

紧急情况下可联系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寻求协助!联系方式:

  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44-20-74368294 (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不受理签证、护照、公证、认证等咨询)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电话:+44-161-2248986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电话:+44-131-3374449

  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电话:+44-7895306461

  今天就结合很多留学小伙伴遇到过的真实案例,认真来给大家总结一波英国防诈骗指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警惕,识破英国常见的诈骗套路。



冒充“使馆”“快递”“警察”

身份


  谈起电话诈骗,威斯敏斯特大学的Sungi回忆道,今年4月在家隔离期间接到的一通电话至今让她心有余悸。

  从3月开始,Sungi经常接到一个陌生的英国号码,不过她很谨慎,因此并没有理会。4月中旬一个下午,好奇的Sungi终于接听了这通电话,但万万不曾想到这竟是一场危险的开始。

  “您好,您有一份DHL文件在中国驻英大使馆,接下来为您转接到大使馆…”还没等Sungi反应过来,电话另一头便从人工智能变成了一位中年男子的声音。

  “您好,我是来自大使馆的李专员,请问您有什么事”,男子有板有眼地说道。“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我有一份文件在大使馆。麻烦您帮我查一下”,Sungi有些紧张地说。李专员问了Sungi姓名后,便找出了那份文件。

“我们收到了来自上海公安局的信件,上面说你涉嫌倒卖口罩,给群众发送大量的垃圾短信。”李专员还特别提醒Sungi,倒卖口罩问题很严重。

  社会经验较浅的Sungi听到“公安局”这三个字后,那颗心便提到了嗓子眼。急忙解释道,她绝对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李专员佯装很理解地表示,“如果这不是您本人做的,那么我怀疑是有人用你的手机号注册了信息,这涉及到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我们可以帮您转接到上海虹口公安局。”

  此时,感到害怕的Sungi已经通过微信将此事简单告诉了国内的爸爸妈妈。爸爸立即回复,很可能是电信诈骗。就在此当口,“使馆”已经把电话转到了上海公安局。

  接听电话的是一位自称王正杰的“警官”,他要求Sungi讲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随后表示这属于身份信息外泄刑事案件,会通过Whatsapp电话形式录口供。

  同时,他强调在录口供时要关闭电脑,不要与外界联系。

  在打电话过程中,Sungi其实一直在跟父母联系,爸爸告诉Sungi,已经在国内报警。报警台明确答复,国内的公安机关绝对不会向国外个人打电话讯问、录口供,所以可以确定这是诈骗。

  这才回神儿的Sungi果断挂断了电话。家人告诉Sungi,按照正常的套路,接下来一定是要求转账之类的恐吓和要求,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有惊无险的Sungi事后才想起一些细节,不管是李专员还是王警官都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警官言语间还有警局的用语。

  “当时根本就来不及细想”,Sungi无奈的表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在骗子面前还是变成了小学生。



利用新生初来乍到

怕“摊上事儿”的恐惧心理


  对于刚到英国的留学新生来说,初来乍到对当地法律和各方面条件均处于不了解的情况下,骗子常常利用留学生害怕影响签证的心理进行诈骗。例如声称“不配合调查便会被遣返回国”或是“触犯某条国际法”等理由,恫吓受害者。

  伦敦艺术大学的C同学,刚来英国的时候就因此被骗了20万人民币。

  当时正在公寓学习的她突然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称“有一份密件需要她马上前往大使馆查看”。

  当时C同学并没多想。对方看鱼没上钩后便立即转接到另一个电话。另一个电话称该“密件”的内容是“与她有关的一起诈骗案”,同时给出了详细的案件信息:

  有人盗用了她的身份证信息在银行办了张银行卡,并使用这张卡卷款潜逃。这个人叫李菲燕,9月28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被捕,搜出将近200张银行卡,其中有一张写在她的名下,并且卡里有268万人民币。

  对方声称,现在英国大使馆要依法把她遣送回国,并送至上海公安部门做笔录。

  因为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情,C回忆道,当时真是一瞬间就慌了,心提到了嗓子眼。

  利用学生涉世未深的经历和恐惧的心理,对方进一步地控制着C。对方让她加了QQ号,并称是因为QQ与他们签了保密协议,同时让C打开摄像头并把手机关到飞行模式,只能连接wifi,还装模作样地展示了“警官证”。

  同时为了自证“身份”,还让C用谷歌登陆了一个IP地址,上面显示“中国高等检察院”等讯息。因为东西样样齐全,C便信以为真。

  同学们要基于对自己具体情况的了解,即使骗子偶尔蒙中了某些条件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符合也要保持理智,自己未做过的事情或不确定的情况一定要与家人、学校老师和使馆等取得联系。



假冒留学生,诈骗亲属


  现在的骗子网络钓鱼,可以轻松获取个人信息。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有人QQ号被盗或者微信被盗的经历吧!还有不少微博冒充的!

  这个诈骗方法主要锁定盗取留学生群体身份,冒充留学生去诈骗家属。因为孩子不在身边,盗取留学生个人社交账号之后,骗子就可以假冒本人跟自己的家人联络,用各种紧急理由,让家属担心,从而慌张转账。


假冒疫苗接种官方机构

诈骗接种

  近日,新冠疫苗在英国开始了广泛大规模接种,然而一些诈骗分子也在其中找到了可乘之机,根据BBC最新报道,一些诈骗分子以“预约新冠疫苗接种”为理由,从第一批接种者身上骗取钱财。


  一则被记录下来的电话显示,位于英格兰北部默西赛德郡的一位居民接到电话声称为其预约新冠疫苗接种,但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预约完全是子虚乌有。诈骗的手段也是相当狡猾,如果你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按电话指示按下某一按钮,你的钱就直接被划走了。

  根据英国卫生部目前的指示,大多居民得到官方预约接种新冠疫苗的方式都是信件邀请,如果你从别的渠道获得接种消息,就要小心了!

  另外目前英国刚刚开始为第一批人群实施疫苗接种,作为留学生群体接收到预约消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信大家也不会轻易上当啦。



钓鱼邮件


  诈骗者将宣称:我们调查到您和新冠病毒确诊患者有过接触,现在来追逐您的信息,请配合!

  看到这样邮件的人,多少会吓一跳吧?不过此类邮件中往往内含网页链接,窃取个人资料和财务资料,或者直接下载电脑病毒。

  另外还有佯称受害者在防疫封锁期间违规外出收到60英镑罚款的电子邮件或短信,内含网页链接窃取个人资料或财务资料,或下载电脑病毒。



新冠产品、福利食物

  英国地方政府协会(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还警告,诈骗集团还宣称贩卖新冠病毒筛检包,和其他夸耀能治疗或预防新冠病毒疾病的药物。

还有犯罪者宣称能够申请学生伙食补助和政府救助金的网页链接,请不要相信。


  这些常见诈骗套路看完是不是很扎心了?大家千万不要大意,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防诈骗意识!

  英国金融机构提醒人们提高警觉,尤其是特殊时期,不要让犯罪者利用人们对新冠病毒带来的担忧进行诈骗。

  地方政府也警告居民: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遇到的任何人、收到的任何消息引起了你的疑虑,一定要小心谨慎!


想了解更多的英国或欧盟国家签证资讯、创业投资、移民法律的信息,赶快联系您所在国家的专业咨询微信号counton08或counton09,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您答疑。



Counton GMS © All rights reserved. 唐顿国际

京ICP备20210089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350号